@KTzone » 興趣 - 運動綜合討論 » 冬奧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各就位


2021-1-28 17:42 moyaodf
冬奧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各就位

 隨著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的兩支場館運行團隊日前召開辦公工作動員會,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群)運行團隊全部實現一線辦公。這是冬奧會籌辦工作向賽時體制轉變的重要標誌。

  北京冬奧會計劃使用12個競賽場館,根據場館空間範圍和運行特點,共組建9個場館(群)運行團隊。目前,所有場館(群)首批工作人員全部到位,涉及500餘名核心人員,由北京冬奧組委、屬地黨委政府、場館業主單位等多方面人力資源組成,覆蓋競賽組織、場館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電力、安保、醫療防疫等25個業務領域。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介紹說,運行團隊是場館運行工作的主體,也是賽時承擔一線運行指揮、競賽組織、賽時服務、運行保障、資源調配等綜合任務的戰鬥集體。組建場館團隊是場館化的重要標誌。場館化,即將人財物、空間資源、運行計劃等在場館層面進行一系列整合與規範的動態過程,是國際通用的奧運會籌辦的組織模式,是實現場館高效運行的必經過程。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表示,場館化辦公意義重大,一是將籌辦工作的重心調整到場館運行上來,將對之前製定的系列運行計劃、政策標準、運行程序等進行實戰檢驗;二是將籌辦優勢力量集聚到運行團隊中來,將98%以上的問題發現在場館,解決在場館;三是將全體工作人員納入場館管理體系,團隊採取主任負責制以及“單項指揮、雙向匯報”的運行模式,力求高效決策、高效運轉。

  據了解,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群是最早迎來運行團隊入駐辦公的場館(群)之一。2020年10月底,團隊入駐後立即投身工作,梳理重點任務,完善規章制度,順利完成場地認證考察任務。

  延慶場館群團隊在2020年成功組織了“十四冬”高山滑雪競速項目的比賽,目前已有130餘名工作人員,於2020年11月初開始到場館辦公,並陸續組織了醫療急救、高山滑雪與雪車雪橇競賽組織、賽事組織風險研判與應對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著團隊戰鬥力。作為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同樣在2020年11月迎來首批運行團隊工作人員。

  下一步,各場館團隊將緊密結合場館特點和運行實際,圍繞測試活動部署工作任務,優化人員結構,壯大團隊力量;加強團隊建設,加快培養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辦好“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推動四個辦奧理念在場館一線形成生動實踐。

2021-4-15 05:53 起梨花月
冬奧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各就位
 隨著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的兩支場館運行團隊日前召開辦公工作動員會,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群)運行團隊全部實現一線辦公。這是冬奧會籌辦工作向賽時體制轉變的重要標誌。

  北京冬奧會計劃使用12個競賽場館,根據場館空間範圍和運行特點,共組建9個場館(群)運行團隊。目前,所有場館(群)首批工作人員全部到位,涉及500餘名核心人員,由北京冬奧組委、屬地黨委政府、場館業主單位等多方面人力資源組成,覆蓋競賽組織、場館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電力、安保、醫療防疫等25個業務領域。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介紹說,運行團隊是場館運行工作的主體,也是賽時承擔一線運行指揮、競賽組織、賽時服務、運行保障、資源調配等綜合任務的戰鬥集體。組建場館團隊是場館化的重要標誌。場館化,即將人財物、空間資源、運行計劃等在場館層面進行一系列整合與規範的動態過程,是國際通用的奧運會籌辦的組織模式,是實現場館高效運行的必經過程。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表示,場館化辦公意義重大,一是將籌辦工作的重心調整到場館運行上來,將對之前製定的系列運行計劃、政策標準、運行程序等進行實戰檢驗;二是將籌辦優勢力量集聚到運行團隊中來,將98%以上的問題發現在場館,解決在場館;三是將全體工作人員納入場館管理體系,團隊採取主任負責制以及“單項指揮、雙向匯報”的運行模式,力求高效決策、高效運轉。

  據了解,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群是最早迎來運行團隊入駐辦公的場館(群)之一。2020年10月底,團隊入駐後立即投身工作,梳理重點任務,完善規章制度,順利完成場地認證考察任務。

  延慶場館群團隊在2020年成功組織了“十四冬”高山滑雪競速項目的比賽,目前已有130餘名工作人員,於2020年11月初開始到場館辦公,並陸續組織了醫療急救、高山滑雪與雪車雪橇競賽組織、賽事組織風險研判與應對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著團隊戰鬥力。作為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同樣在2020年11月迎來首批運行團隊工作人員。

  下一步,各場館團隊將緊密結合場館特點和運行實際,圍繞測試活動部署工作任務,優化人員結構,壯大團隊力量;加強團隊建設,加快培養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辦好“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推動四個辦奧理念在場館一線形成生動實踐。

2021-4-16 17:48 moyaodf
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運行團隊組建完成

未來一年是北京冬奧籌辦全力衝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籌辦工作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全力做好各項籌辦工作。目前,競賽場館的場館運行團隊已全部組建。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分解成了104項重點任務,3000餘項具體任務,目前籌辦工作順利實施。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北京冬奧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共12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非競賽場館建設穩步推進,三個賽區冬奧村基本完工,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水務、電力、氣象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

賽事組織和賽會服務保障也有序展開。張建東介紹,各競賽場館的場館運行團隊已經全部組建,初步確定單元競賽日程,積極做好測試活動準備。賽會服務機制也在建立健全,目前共確定定點醫療衛生機構41家,簽約酒店103家,各層級贊助企業達到38家,賽會誌願者報名突破100萬人。“北京冬奧會獎牌和火炬設計方案已經確定,同時不斷深化開閉幕式創意方案。”

2021-4-16 17:53 moyaodf
冬奧會項目

冬奧會的項目設置和夏季奧運會相同,需要在確定每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後,再進行項目審核和確定。

  在此,以最近舉辦的一屆冬奧會即2014年索契冬奧會設項為例進行說明。這屆冬奧會共設7個大項、15個分項、98個小項的比賽。7個大項包括滑冰、冰球、冰壺、滑雪、冬季兩項、雪車和雪橇。其中,滑冰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3個分項;滑雪包括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歐兩項、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6個分項,雪車包括鋼架雪車和雪車兩個分項。

  冬奧會項目可以分為競速類(更快)、技巧類(更高)和綜合類(更強)。競速類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越野滑雪、高山滑雪、雪車、雪橇等;技巧類包括花樣滑冰、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部分項目等;綜合類包括冰球、冰壺、冬季兩項、北歐兩項等。

  冬季運動大多是人與自然融合的項目,尤其是雪上項目,讓人們在藍天白雲之下和青山雪地之上,感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享受暢快淋漓的運動之美,特別容易讓人上癮。

2021-4-16 17:54 moyaodf
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基本實現公眾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

截至2020年底,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3066個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完成,傳輸線路達3400皮長公里,賽事所有區域基本實現了公眾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周景耀介紹,近年來,河北省信息通信行業按照每個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通信施工和測試保障任務,在備戰冬奧會過程中發揮了信息通信行業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目前,河北省已在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投資7.8億元用於移動通信基站建設,賽區公眾移動通信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

  下一步,河北將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積極對接京津,推動三地網絡互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實時跟進冬奧會場館佈局的最新情況,充分考慮冬奧會比賽各類場景的通信需求,同步做好通信保障方案的優化。

2021-4-16 17:54 moyaodf
“冬奧會”“冰雪”成為提案的高頻詞讓冬奧會為冰雪運動賦能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籌辦已經進入關鍵時期。1月21日,在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冬奧會”“冰雪”成為“熱詞”。委員們帶來了冰雪產業、賽區發展、冰雪運動人才培養等提案,建議通過舉辦冬奧會,為本市冰雪運動、冰雪產業賦能。

  柳千訓委員:冰雪產業發展應“規劃先行”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深入,冰雪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來自體育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延慶場館群運行副秘書長柳千訓格外關注冰雪產業發展。

  “近年來,本市冰雪運動利好政策頻出,上冰上雪人數逐年增加,冰雪文化氛圍日益濃厚。冰雪產業發展前景向好,但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在柳千訓看來,這些制約因素集中體現在產業發展規劃缺失、區域協作機制不完善、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等方面。如何補齊短板,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呢?柳千訓建議,冰雪產業發展應“規劃先行”,多部門聯合科學制定冰雪產業發展規劃,對冰雪產業的人才發展、功能定位、業態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系統綜合規劃,引導冰雪產業健康、科學、有序發展。同時,加強區域合作,建立京張冰雪產業發展聯席會制度,推動京張兩地冰雪產業規劃同籌、資源同享、產業同布、旅遊同線、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的“八同”產業一體化行動工程,打造冰雪產業先行示範帶。

2021-4-16 17:55 moyaodf
花樣滑冰: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

花樣滑冰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後在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迅速開展。

  1772年,英國皇家砲兵中尉羅伯特·瓊斯(Robert Jones)撰寫的《論滑冰》(A Treatise on Skating)在倫敦出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花樣滑冰的著作。當時舉行的花樣滑冰比賽是所謂的“英式風格”,古板又正式,和現代花樣滑冰相去甚遠。

  1863年,被譽為“現代花滑之父”的美國人傑克遜·海因斯(Jackson Haines)將滑冰運動與舞蹈藝術融為一體,在歐洲巡迴表演,豐富了花樣滑冰的內容和形式。1868年,美國的丹尼爾·梅伊(Daniel Mey)和喬治·梅伊(George Mey)首次表演了雙人滑。

  1872年,奧地利首次舉辦了花樣滑冰比賽。1896年,首次世界男子單人花樣滑冰錦標賽在俄國彼得堡舉行。

  1906年,首次世界女子單人花樣滑冰錦標賽在瑞士達沃斯舉行;

  1924年被列為首屆冬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包括男女單人滑(1924年列入)、雙人滑(1924年列入)和冰上舞蹈(1976年列入)四個比賽項目。

  1952年,首次世界冰上舞蹈錦標賽在法國巴黎舉行。花樣滑冰的冰場長56∼61米,寬26∼30米,冰的厚度不少於3∼5厘米。

  花樣滑冰在中國的發展

  滑冰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宋史》已有關於“冰嬉”的記載。元朝以後,冰嬉更為盛行。明代《帝京歲時紀勝》中有“冰床、冰擦”的記載,都是指在冰凍的江河湖泊上作滑冰遊戲。清乾隆年間,畫家沈源的一幅《冰嬉賦》圖中有大蝎子、金雞獨立、哪吒探海等姿勢。清末,專為慈禧觀賞的北京北海花樣滑冰表演中,已有雙飛燕、蝶戀花等雙人動作和朝天鐙、童子拜佛等單人動作。那時民間的冰上表演有猿猴抱桃、臥魚、鷂子盤雲、鳳凰展翅、搖身晃等動作。

2021-4-16 17:56 moyaodf
冰壺:起源於14世紀的蘇格蘭

 冰壺(Curling),又稱擲冰壺、冰上溜石,是以隊為單位在冰上進行的一種投擲性競賽項目,冬奧會比賽項目,並設有冰壺世錦賽。設男女2個小項,每隊為四人。冰壺為圓壺狀,由不含雲母的蘇格蘭天然花崗岩製成,且世界上所有的製造優質冰壺用的天然花崗岩均產自蘇格蘭近海的一個小島,也只有蘇格蘭人掌握著製作世界頂尖水平冰壺的技術。冰壺周長約為91.44厘米,高(從壺的底部到頂部)11.43厘米,重量(包括壺柄和壺栓)最大為19.96公斤。刷冰是為了減小冰壺與冰面間摩擦。有人把冰壺稱作“冰上國際象棋”,這一比喻很好地詮釋了冰壺的神秘與高雅。

  冰上溜石起源於14世紀的蘇格蘭,至今在蘇格蘭還保存刻有1511年份的砥石(即冰壺)。優質冰壺的原料採自蘇格蘭福斯阿利斯島。

  1795年,第一個冰上溜石俱樂部在蘇格蘭創立,1838年蘇格蘭冰上溜石俱樂部製定第一個正式的比賽規則。

  1807年冰上溜石活動傳入加拿大,1820年起在美國等地流行。從此,冰上溜石作為一項冬季運動在歐洲和北美逐漸開展起來。

  20世紀初,通過加拿大冰上溜石愛好者的努力,使這項運動的比賽規則和方法更加完善,並由室外逐漸移入室內,並於1927年舉行首次全國冰上溜石比賽。首屆世界冰上溜石錦標賽始於1959年,最初稱為蘇格蘭威士忌杯賽,1968年改稱加拿大銀掃帚錦標賽,1986年正式定名為世界冰上溜石錦標賽。

2021-4-16 17:56 moyaodf
速度滑冰:19世紀末傳入中國

速度滑冰是一項比賽滑行速度的冰上體育運動,從事速滑運動有助於增進身心健康,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心肺功能,增強防寒能力,培養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速滑項目按照國際滑冰聯盟的規則規定,分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和全能4種,每種均分男女組。500米、1000米、1500米。

  滑冰運動在世界上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人們,在冬季冰封的江河湖泊中以滑冰作為交通運輸的手段。以後,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發展為滑冰遊戲,直到現代的速滑運動。滑冰運動的發展,從滑冰工具的改進上可以看得出來。從10世紀開始,出現用骨製的冰刀滑冰。到1250年左右,荷蘭盛行釘在木板上的鐵製冰刀,綁在鞋上,在冰面上滑行。17世紀,鐵製冰刀有了改進,有人發明了管式鐵製冰刀,使速滑運動有了新的發展!

  國際性速滑比賽,始於19世紀末,1889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舉行了第1屆國際速滑比賽。參加國有荷蘭、挪威等13個國家,並商定以後每年舉行一次世界性比賽。1892年,正式成立了國際滑冰聯盟,它負責組織比賽的項目有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並規定每年舉行1次世界男子速滑錦標賽。1893年,舉辦了第1屆世界男子速滑錦標賽;1936年,舉辦了第1屆世界女子速滑錦標賽。1924年,第1次舉行冬季奧運會,僅設男子速滑比賽項目;1960年,增加了女子速滑比賽項目。國際速滑運動的發展,促進了速滑成績的不斷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前,挪威和芬蘭的選手稱雄,世稱“北歐派”。在50年代,蘇聯速滑運動崛起,在第7、第8、第9屆冬季奧運會上蘇聯獲得金牌最多,佔絕對優勢。到了60年代,挪威、瑞典和蘇聯的健兒互爭短長。中國運動員王金玉和羅致煥曾打破世界男子全能紀錄,羅致煥並獲得1枚世界錦標賽的金牌。70年代初,荷蘭的A·申克曾多年保持世界紀錄。進入80年代,第13屆冬季奧運會標誌著現代速滑水平已經很高,在男女9個項目的比賽中,有63人共打破106次奧運會紀錄,打破1項世界紀錄。歐美爭奪激烈,過去威震冰壇的挪威和蘇聯的成績下降,而美國的E·海登卻獨得5枚金牌,成為一時之雄!

2021-4-16 17:57 moyaodf
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

短道速滑比賽採用淘汰制,以預、次、半決、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4-8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站位通過抽籤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2021-4-16 18:00 moyaodf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國內媒體大會召開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國內媒體大會12月17日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園區召開。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來自中國奧委會、中國殘聯、中央及北京市屬新聞單位代表30餘人現場參會,同時,來自全國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局及新聞單位代表100餘人在線參會。

  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出席會議並致辭,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主席、媒體運行總監露西亞·蒙塔納雷拉向大會發來視頻致辭。

  韓子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帶來了很大影響,也對賽事採訪報導帶來了影響。北京冬奧組委將與各大媒體共同研究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媒體採訪和疫情防控措施,努力為大家提供全面、高效、便捷、安全的媒體服務保障。希望大家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裡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工作,共同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露西亞在致辭時說,距北京冬奧會開幕只有一年多時間了,新聞運行工作正在全面規劃推進中,確保為所有媒體工作人員開展新聞報導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設施。國際奧委會媒體運行團隊與北京冬奧組委新聞運行團隊保持密切合作,盡可能為大家報導冬奧會創造有利條件。

  會上,參會人員聽取了北京冬奧組委關於新聞運行、註冊、住宿、財務(收費卡)、交通、技術、新聞宣傳等業務領域的陳述介紹,同時各業務領域接受了參會人員提問。與會人員還就測試活動等重點關注議題展開討論。

2021-4-16 18:01 moyaodf
冬奥专题: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全球只有極少數城市像北京一樣長時間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北京形容為全球最偉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斷言,“這座城市是中國歷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過去的八個世紀裡,不論歷史是否悠久,幾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築都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族和歷史意義”。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等數不勝數的古蹟為這座城市添加了更絢爛的色彩。

  古老而富有韻味之中又有現代都市繁華的龐大城區,向東南方鋪展的廣闊平原,加之逶迤蜿蜒、鎮守城區西北的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成就了北京獨特的魅力。園林遺跡,古剎皇陵,給北京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峻崖曲壑,麗泉飛瀑,為城郊掛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而人來人往的步行街和星羅棋布的商業區,則為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時代的新生命力。

  今日的北京,更已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金融街早已是中國名副其實的金融管理中心;北京商務中心區更是北京對外開放和經濟實力的象徵。此外,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等建築也成了新北京的現代符號。遊走在北京的胡同小巷之間,全世界的各色人種你都可以看到。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時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過1億4700萬的旅客。

[[i] 本帖最後由 moyaodf 於 2021-4-16 18:03 編輯 [/i]]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